分享

黄庭坚巴蜀题刻钩沉

时间:2014-07-25 | 来源:中国书法美术网 | 浏览:2581
黄庭坚巴蜀题刻钩沉
2010-09-25
黄庭坚巴蜀题刻钩沉
        宋哲宗绍圣二年(1()95),受朝廷新旧党之争的牵连,苏轼等人相继受到谪贬处分,黄庭坚亦因“神宗实录”案被谪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浒州即今重庆市涪陵区,黔州即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此后在巴蜀度过长达6年的谪居生活。他是绍圣二年(1095)四月廿三日抵达黔州的,住到绍圣五年(当年改元为元符元年,即1098年)三月,因其外兄(姑母之子)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转运判官),例避亲嫌,被迁戎州(古称“焚道”,宋时焚道属叙州,归黔中郡,今四川省宜宾市)安置。三月离黔,过涪陵,五月上荔枝滩,六月抵戎州。以后在戎州住了28个月。到元符三年(1100)奉诏复官,于十二月买舟离戎东下,在江安过年,建中靖国元年初经渝州、万州、夔州、巫山出峡。于1101年三月初离开四川。在四川实际生活了5年又11个月,取整数称6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6年里,黄庭坚在诗词与书法上均创造了足以彪炳后世的业绩。从有关史料看,他这一时期在书法和书论方面,创作与创造也是很丰富的,理应有很多遗产、遗迹留存在巴山蜀水之间。然而由于他被列入“元祜党人”,作品被禁、被毁,加上900多年的沧桑巨变,现存能在巴蜀见到的这类实物却已寥若晨星。现仅将搜集到的几件黄庭坚当年题刻整理出来,提供读者研究、参考。
1.《黄庭坚黔州题名》
        清人陆增祥著《八琼室金石补正》有载。光绪元年《彭水县志·金石》记《黄鲁直题石》云:“道光间,小北门居民掘土得石刻云:“‘杨皓明叔、任刊子修自城两来,会于石间。’凡十六字,旁有‘涪翁题’三字,字画完好,宋代真迹也。”此石原存彭水城内“汉葭公园”,后移至县文化馆后之石穴中,“文革”中,县修招待所,此后,该石不知所终。此石照片曾刊于《彭水概况》,1997年,又刊于《彭水县志》。此拓片现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陆氏称:杨皓(明叔)任刊(子修),史俱无传,题名不记年月,当在元祜间。”“元祜间”有误。因“元祜”年号只用到1094年,这时黄庭坚尚未入蜀。其他史料可查知,杨皓在彭水任官,绍圣二年黄庭坚初抵黔州时,杨明叔(本名皓)是苏东坡同乡,四川丹陵人,其父是苏东坡的朋友,又与黄庭坚的叔父黄廉是同年进士。杨皓当时在黔州任少府监,仰慕黄庭坚的人品学问,始从山谷游。故此题刻的书写时间当在绍圣二年或稍后。
2.“绿阴轩”题刻
        《蜀中名胜记·彭水》引明代旧志云:“绿阴轩,在治南一里。石轩下平旷,可容十数人。黄鲁直过此,手书‘绿阴轩’三字,刊于石壁。”《四川通志·舆地·古迹》:“在县南一里,宋黄山谷游息处也。石壁上刻‘绿阴轩’三字,手迹犹存。巉崖巍石,偏临水次,江上有榕树,浓阴蔽日,岩下小崖可布几席,每盛夏凉风袭人,游人纳凉,多题咏焉。”“绿阴轩”三字,左有“山谷书”三字,阳刻,在今彭水县城县委大院内巨石壁下,巨石呈斜状耸立乌江边,石边有巨大黄葛树一棵,遮天蔽日,浓荫宜人,当是宋时古树。现“绿阴轩”三字已漫漶不清,后人以漆填描,已失山谷书风。
3.黄庭坚“钩深堂”题刻
        据《涪陵市志》记载:宋代理学家、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曾于绍圣年间在涪陵北岩凿洞著书,面壁点《易》,撰成《周易程氏传》。元符三年(1100),黄庭坚由戎州乘舟过此,瞧仰“点易洞”后,题写了“钩深堂山谷书”6字,后刻于北岩上。
4.“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
        重庆涪陵白鹤梁“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共7字,向来被认为是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于元符庚辰年蒙恩东归路经涪陵游览白鹤梁时所题。2003年第一期《四川文物》上发表重庆博物馆研究员胡昌建先生的文章《涪陵白鹤梁“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考》称,作者在认真考察黄庭坚在涪陵的行迹、该题刻的内容、有关白鹤梁题刻的文献记载和山谷书体风格、题款纪时的惯例等情况后认为,黄庭坚在元符庚辰年根本不曾来过涪陵,认为此题刻非山谷所书,乃后人伪托。现仍录出备考。
5.《西山碑》
        万州《两山碑》,或称《西山南浦行记》、《勒封院记》、《万州西山摩岩题名》。此碑是建中靖国元年(1101)二月底,黄庭坚奉诏复官,“蒙恩东归”途经南浦(今万州),太守高仲本在西山(太白岩)设酒宴相邀,于他饱览西山景色之后,请他留点墨宝,他应允后未及动笔。当天又去游岑公洞,在雨未成。此后便去了奉节,在奉节把《西山碑》写好后,由陪送他去奉节的高太守、谭处士携回万州刻石。此碑原为摩崖石刻,碑文实际高1米,宽2.60米,21行,除首行6字、尾行4字外,其余每行8、9字不等,共173字,字径大都在10厘米左右。它不仅是巴蜀现存黄庭坚题刻中篇幅最大、字数最多的一件,更是最早充分展示其在四川形成的中宫紧敛,四周长枪大戟向外辐射的“黄体”行楷书代表作。通碑显示篆书笔法,中锋涩进,因而元气郁勃,凝重中显瘦劲,字的体势多呈修长,左沉右耸,倔拗沉雄,又时出爽利之笔,而不掩俊秀之色。字与字之间,时而如嶙峋溪石,上衔下嵌,绵密贯气,时而一长竖宕开,显得节奏明快,萧散清灵;集字成行则行似江河游龙,摆动荡漾,首尾一气,浑然天成。透过此碑的书法,便能使人受到川江船工搏风劈浪雄姿的震撼。清代咸丰七年(1857),长沙府解元冯卓怀任万县知县,将此碑拓片送呈其师曾国藩,被曾氏评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此碑和黄氏出川后次第写出的《伏波神祠诗》、《松风阁》诗同气连枝,互见启承。堪称黄氏晚年书艺臻于至善时创作的三朵“姊妹花”。
————摘自《书法导
咨询热线010-84186005
电子邮箱beseto@beseto.cn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金三角办公区
在线反馈
  • 姓名
    邮箱
  • 内容
  • 验证码

中国书法美术网 2024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京ICP备09053549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