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世重温 京风遗墨——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作品展”作品展示(四)

时间:2021-08-19 | 来源:中国书法美术网 | 浏览:3398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之际,由北京书法家协会、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主办的“盛世重温 京风遗墨——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作品展”于6月21日在北海公园画舫斋隆重开幕,展至7月4日。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群众书法社团,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为当代中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而创建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的诸位老先生,更是优秀中国文化和中国书法艺术造就出的杰出代表,是传统书法艺术的卓越继承者和现代书法艺术的优秀开创者。

一排右起:张汉文  龚怡轩  周谘度  陈云诰  溥雪斋  曲则成  孙荣彬  孙似楼

二排右起:宋君方  沈祖仪  曹家麒  于云翀  邵  锐  吴兆璜  杨钧世  关松房  巫达斋  宁伯龙  惠孝同

三排右起:何  炎  张敦源  郑诵先  刘子恒  康伯藩  李  惺  赵质伯  杜  襄  宁斧成

四排右起:金禹民  王传恭  翟奉南  归质忱  许林邨  董立言  徐焕荣  刘博琴

 

 

 我们应铭记老先生们为中国书法传承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向老艺术家们学习,无私地向每一个求教的青年传授技艺,使书法艺术传承不绝。昔日的老先生均已作古,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显得越发珍贵。展览展出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29人书法作品50余件,囊括书社主要创始人及社员张伯驹、陈云诰、徐宗浩、章士钊、溥雪斋、邓散木、叶恭绰、郑诵先、恽宝惠、汪孟舒、萧劳、宁斧成、康伯藩、王逸如、徐之谦、魏长青、董寿平、顿立夫、金禹民、尹润生、王遐举、启功、张珩、翟奉南、刘博琴、郑珉中、康殷、康雍、刘炳森等书法大家精品之作。今起陆续刊发,以飧观者,了解书法传承之道。

 

 

 

启功(1912—2005)

字元白、元伯,号苑北居士、坚净居主人,斋号有苑北草堂、简靖堂、坚净居、小铜驼馆等。北京人,满人。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

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

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等职。启功先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专门从事中

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他执教60余年,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他为促进祖国教育事业,报答老师教育之恩,延绵陈垣先生的教泽,设立了励耘奖学金。

其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行书自作诗

 


草书“静观”

 

临王虚舟集柳书《反经箴》(节选)

 

 

 

张珩(1915—1963)

字葱玉,别署希逸,上海市人。收藏家、古书画鉴定专家。其祖父张均衡、伯父张乃熊,均为著名藏书家。

曾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同年调任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

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

张珩在中国书画鉴定方面,造诣很深,具有长期实践经验,善于探索书画用笔规律,并与文献资料相结合,

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作出科学判断。熟悉传统,又突破传统,开创了科学的鉴定路子,成为全国著名的中

国书画鉴定专家。一生鉴定书画以百万计。1961年,文化部组织以张珩为首的书画鉴定小组,到全国各地巡回鉴定书画近10万件之多,发现了一批湮没已久的书画珍品。

张珩庋藏古籍、书画甚富。上海寓所辟室收藏名画古籍,取名“韫辉斋”,1947年郑振铎为其编印《韫辉

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如有宋刊本《忠经篆注》《宋文鉴》《昌黎先生集》《范文正公集》《东坡先生诗》《大观本草》、影宋抄本《盘洲乐章》、校宋本《韦苏州集》等。1935年,又收藏杭州张道、张子虞父子诗文稿30余册,多为未刊行之本。抗战以后,其藏书分两次出售给国立中央图书馆,仅历书就有200余册。著有《怎样鉴定书画》《两宋名画说明》等。

 

张珩、钱瘦铁书画双挖 

 


题跋

 

 

 

翟奉南(1915—1982)

别名翟墉、翟墨,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擅长中国画。1927年开始学习中国画、书法,1932年参加湖社画会,曾任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北京中国画院画师、北京工艺美术工厂专业画家。多幅作品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国画以写意花卉背景下的工笔蝉鸟见长,书法以临米芾行书见长。

 

行书韦应物诗

 

刘博琴(1921—1984)

号竹翁,所居曰鸿爪留痕馆,北京市大兴人。曾祖刘宽夫为金石名家,与赵之谦关系甚密,收藏颇丰。刘博琴受家庭熏染,幼年即学习书法篆刻,曾随叔父刘士彦学习多年,后来家道中落,遂以书法、篆刻为生。

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到北平取灯胡同找到刘博琴,为毛泽东刻制过一方“润之”印。1949年,毛泽东又派人送给刘博琴一封信,信中交代他再刻一方藏书印。人民大会堂悬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上的大印,也出自刘博琴之手。启功先生的常用印,多为刘博琴所制,风格多样,工整稳健。在刘博琴的印谱上,可以看到董必武、章士钊、齐燕铭、楚图南、沙千里、老舍、邓拓、叶圣陶等很多知名人士的印拓,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李苦禅等也都请他刻过印章。

1964年,刘博琴在中央电视台与溥雪斋、郑诵先、康伯藩、郭风惠连袂主持书法讲座,主讲《谈谈字的结构》、《颜字的特点和它的书写方法》。此次讲座是最早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大胆尝试,首开了中国电视书法教学的先河,对于书法艺术和教育本身都产生了积极的和划时代的影响,是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篆书前贤句

 

郑珉中(1923—2019)

字从易,晚号南郭琴叟。1923年生于北京,原籍福建闽侯,寄籍四川华阳。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曾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46年以前在家塾读书,临习汉魏碑帖,并从林彦博、汪霭士学画,从王杏东、李浴星、管平湖学琴。1947年秋再从溥雪斋学习书画。1946年秋到故宫博物院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与研究。1982年后,重点从事古琴、古砚的研究,先后发表专题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入研究室后,选择以古琴为专业进行研究,在20年间发表了20余篇琴论,对于古琴的产生与发展,古琴的断代与鉴定,古琴的制作与修复等方面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其中《论日本正仓院金银平文琴兼及我国的宝琴、素琴问题》一文获故宫博物院优秀论文二等奖。

 

书法《琴铭》

 

 

行书鲁迅诗 

 

行书米芾诗

咨询热线010-84186005
电子邮箱beseto@beseto.cn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金三角办公区
在线反馈
  • 姓名
    邮箱
  • 内容
  • 验证码

中国书法美术网 2024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京ICP备09053549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