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写禅意的生命——读宗家顺的书法艺术

时间:2020-07-21 | 来源:中国书法美术网 | 浏览:2414

书法家——宗家顺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佛教协会原副秘书长

 

       宗家顺先生自幼喜爱书法,1977年至2005年拜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为师学习书法;1982年后,又向著名书画家王任先生学习书法、绘画和篆刻。1986年至1992年底,在赵朴初先生身旁做秘书工作,长时间向先生学习儒学、佛学、书法和诗词。佛法的空灵,给予他极大地启迪,以致人品与书品皆臻上乘。


       宗家顺先生是著名的书法艺术家,他擅长行书和隶书,兼作楷、草,其书法风格的显著特点是静穆儒雅,禅意和书卷气极浓。行书宗法二王,博采众家,形成了自家简静平和、凝重文雅的面貌;隶书沉稳厚重、俊逸洒脱。

他的书法作品,除经常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大奖外,亦在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和内地多次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因此,他的书法艺术,为国内外书法界和收藏界人士熟悉和称道,享有很高的声誉。


宗家顺先生为许多佛教寺院题写匾额及抱柱楹联;其作品被艺术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家、中外学者、友人等收藏。

 

宗家顺先生,号逸山,字迦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担任中国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西城区文联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法画联谊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书画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等职。2005年至今,结缘于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缘已深,情已浓,故著小文彰其禅意生命,以此纪念彼此的生命情谊。

 

学书之路上,也有“投禅入书”的巧妙机缘。自1986年始,宗家顺先生被著名社会活动家、佛教领袖、书法大师赵朴初先生选中做秘书工作,长达近7年之久。自此,宗家顺先生悉心体察赵朴初先生书法的独特精髓,切身感受先生清新潇洒的文士风度,深入领悟禅宗虚静思想的真谛。后来,宗家顺先生在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工作,有缘参访名山古刹,观摹寺院匾额对联,接触高僧大德,探讨佛法真义。工作既卓有成就,升任副秘书长,于日常中提升境界,于事务中磨砺心性。

宗家顺先生的行书继承赵朴初先生书法精髓,每每透过笔触,将佛教禅宗所倡导的参习虚静,了无尘碍杂念之境界,融汇于书法创作的点点滴滴,作品中透露出的静气、恬淡之神采韵味。于是,在飞动流畅的线条中,“从心所欲”地流露着宗家顺先生闲散超脱的心灵境界。

读其行书,笔法参差摇曳,墨法掩映披拂,字字如莲花,笔笔有梵音,世尊讲经说法的静穆与淡定似乎透过书者的字里行间传递出来。品其楷书,点画精谨,结字优美,使人如沐春风,如对高士,忘却浮躁与喧杂,潜入深山古寺,参悟大千哲理,读之有书中情,禅中意。心若时时处处都是处在“空”的状态,那么也就不期“灵”而“灵”自然至。观其隶书,超迈雍雅,宽博疏朗,笔力俊爽,充满汉隶庙堂之气象,以重笔醒目,但志在端庄;以轻笔求变,但志在逸趣。宗家顺先生的作品处处体现“妙手偶得”、“率意天成”的最佳创作境界。

 

宗家顺先生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勤奋而淳朴的书法练习。1977年,经李萱立先生引荐,宗家顺先生拜著名书画家刘炳森先生为师,后又向著名书画家王任先生求教。此后,宗家顺先生在二位恩师的悉心教导下,刻苦研习书艺。学书伊始,宗家顺先生从唐朝颜真卿楷书入手,仅苦学临摹颜真卿《东方朔画赞》、《勤礼碑》等就达6年之久,继而追慕“二王”,同时学习李北海、杨凝式、苏东坡、米芾、董其昌及汉、魏碑版,经过数十年勤作苦练的坚持,中国书法传统精髓深深熔化在他的血液之中。

书法的修炼与生活中的修炼,融合在一起,宗家顺先生的作品也逐渐形成了笔画浑厚、字形秀逸,结构慎密、笔墨洗炼、气韵生动、精神饱满的特色,呈现出清静儒雅、豪迈凝重、散淡平和的独特魅力。

 

宗家顺先生秉持着佛法“广结善缘”、“布施分享”的精神,为许多佛教寺院题写匾额及抱柱楹联;同时,还创作许多书法作品与高僧大德结缘。宗先生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以书法融佛法,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佛教事业,将自己的禅意生命分享给天下众生。

同时,他的书法作品,除经常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大奖外,亦在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和内地多次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其作品被艺术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家、中外学者、友人等收藏。

我们祝愿他的禅意生命更圆满、更清明!

 

——

圣 凯(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咨询热线010-84186005
电子邮箱beseto@beseto.cn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金三角办公区
在线反馈
  • 姓名
    邮箱
  • 内容
  • 验证码

中国书法美术网 2023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京ICP备09053549号
回顶部